主講老師:何逸舟
培訓受眾:適合所有人員
課程時長:一天(6小時),也可以講半天(2--3小時)。
課程簡介:
做事先做人,成功先成仁!在物質愈來愈富裕的當下,為什么心靈貧窮、娛樂至死、道德淪喪、信仰真空、缺乏敬畏、不擇手段、心態(tài)浮躁等現象在一部分國人中逐漸彌漫?我們的靈魂,是否可以跟上前進的腳步?一個人究竟應當如何安身立命?如何修生養(yǎng)德?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與團隊?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?傳統文化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構建心靈家園、重鑄魂魄精神?從而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大寫的、正確的人?本課程將給我們帶來如下收益:
1. 幫助我們塑造正確的價值觀、名利觀、金錢觀、人生觀;
2. 樹立正確的工作態(tài)度,打造良好職業(yè)精神;
3. 學習內圣外王的君子品格與仁者風范;
4. 調整自己的心態(tài),擁有快樂人生;
5. 認識“德”之重要,從而為政以德;
6. 舒緩職場壓力,具備陽光心態(tài);
7. 建立出世與入世的正確人生觀;
8. 樹立知行合一、好學力行的人生態(tài)度;
9. 學習修身之道、人際之道、處世之道;
10. 塑造團隊協作、勇于奉獻、敢于創(chuàng)新、銳意進取之精神。
演講風格:輕松活潑、幽默風趣、旁征博引、案例豐富、結合時下熱點,一點也不枯燥!
課程大綱
一、引子
二、處世之道
1. 出入世------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(yè)
2. 逍遙游------心靈與物質的和諧
3. 知天命------心態(tài)與狀態(tài)
4. 持中道------過猶不及與君子時中
5. 子非魚------快樂的源泉
6. 淡名利------人生的境界
7. 寡物欲------知止而有得
8. 如嬰兒------陽光心態(tài)
大量案例與互動:道德與信仰的案例;濮上之音與正能量;曾子的故事;習近平論傳統文化;百家講壇的故事;魏晉玄學的人生哲學;曾國藩的人生啟迪;孔子的精神;人生的算法等。
三、職場之道
1、上善若水的精神
1. 我們熟悉上善若水這四個字,卻不熟悉其深刻的智慧;
2. 上善若水的深刻涵義;
3. 上善若水與個人的修身養(yǎng)性及職業(yè)精神。
4. 如何看待職業(yè)與事業(yè)?象水一樣有目標、有方向、有追求、有韌性、能擔當、能奉獻、不抱怨、 不放棄.......正確定位才不會失位。學習水的智慧:處下謙卑、自我完善、胸懷寬廣、積極進取、目標遠大、百折不撓、專注執(zhí)著、剛柔并濟;
2、知行合一的原則
1. 何謂知行合一?
2. 哲學大家論知行合一;
3. 如何知行合一?
3、大有作為的智慧
1.儒家有為的精神;
2.道家無為的真相;
3.如何奮發(fā)有為?
大量案例與互動:人生若水;逸舟訓詁解字;職場榜樣顏回;等
四、修身之道
1.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;
2. 德不孤,必有鄰;
3.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;
4. 君子品格與仁者風范;
5. 為政以德,道之以德;
6. 儒家五德仁義禮智信;
7. 百善孝為先;
8. 孝養(yǎng)、孝敬、孝順、孝心;
9. 孝道思想與現代職場的關系;
10. 儒道互補:前半輩子重在學儒家,后半輩子重在學道家。
大量案例與互動:略。
五、人際之道
1.向女性學習;
2.不爭善勝的境界;
3.和而不同的原則;
4.比而不周的方式;
5.柔弱勝剛強的智慧;
6.以德報怨還是以德報德?
7.職場人際關系的三大法則。
大量案例與互動:諸子百家文化起源及其特點;老子哲學與孔子哲學;
六、尾聲
何逸舟老師總結及贈語:(不得隨意轉用,需注明出處?。?/p>
上班學儒法、下班學道家;
商戰(zhàn)學兵家、修心學佛家;
創(chuàng)業(yè)重墨家、立業(yè)重法家;
守業(yè)重儒家、強業(yè)重道家;
并用成大家、最終歸易家。